關於複利,很多人有個思維級別的誤會

理财知识   2019-09-12    537   

這些年理財、投資風行,讓很多人的思維發生了變化。

其中一個明顯變化是很多人懂得了複利。

所謂複利就是滾雪球,每滾一圈兒滾到的雪比上一次多,雪球增大的速度一圈兒比一圈兒快。

例如每次增長10%,按照複利,只要7次就接近翻倍——而不是10次。

關於複利,很多人有個思維級別的誤會

2

前幾年很多股神老師吹牛逼,說自己的戰法每周盈利10%,很多人深信不疑。

有了複利思維之後,這種牛逼一下子原形畢露

如果按照老師們說的每周盈利10%,不斷滾雪球,一年大約是1.1的50次方,接近120倍,3年就是160萬倍。

也就是說,老師們1萬塊錢,三年之後變成160億,10年之後變成地球裝不下的天文數字。

這樣一想,那些老師所謂每周10%的戰法,一定隱藏了什麼,甚至有理由認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是在吹牛逼

3

現在看複利計算,似乎很簡單。但是在過去,只有一些精明人,才懂得並利用。大多數人則是停留在加減法的思維習慣中。

隨著大家知識的普及,越來越多人懂得複利計算,並擁有了複利思維。

不過,很多人對這種思維只是淺嘗輒止,僅僅停留在10%複利增長7次就可以翻倍,這種表面認知。

甚至還有不少誤會

4

這些天我做了個調查。下面這個表格,第一列是次數,第二列是本次增長幅度(增長幅度有正有負),第三列是複利權益(最終結果大約是3.38倍左右)——



關於複利,很多人有個思維級別的誤會

在增長幅度中,有很多負增長會導致權益減少。那麼我的問題來了,如果虧損的交易發生在最前面,那麼最終複利的結果還是一樣麼?

關於複利,很多人有個思維級別的誤會

5

根據我的調查,很多人一開始認為,如果虧損的交易排在最前面,最終的結果會變壞。

正確的答案是,無論如何調整盈虧順序,按照複利,最終複利權益都是一樣的。

就像上面這個例子,把70%和-22%顛倒順序,對最終複利結果不會產生影響。

很簡單,因為複利是乘法:(1+a)*(1+b)=(1+b)*(1+a)——小學學過的乘法交換律。

6

說直白些,這個誤會並沒有多麼複雜——就是懂得乘法但忘了乘法交換律導致的。

如此簡單。

但據我了解,正因為錯誤認知起作用,使得很多人不敢執行有盈有虧的策略——害怕上去就虧,導致即便最後增長,也難以回本。

一個誤會,對人的影響可能會很深遠——包括行為習慣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會受到影響。

一旦誤會解除,行為習慣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可以跟著改變——這正是我寫這篇的意義。

如果之前有誤會,可以看看正確結論,然後想想因為這個誤會導致的行為,在誤會解除之後可不可以做出改變。



很多常識性的東西,因為不過腦子,或者沒往那方面想,或者慣性思維,就容易產生一些誤會。

消除這些誤會,一方面靠自己多想。

另一方面靠通過外界改變——從這個角度說,不要抗拒改變,因為很多習以為常的,未必正確。稍微一個改變,可能會改變你的認知和很多行為。

7

話又說回來,上面的複利計算是在純凈的數學環境下的理想結果,現實中很少有純凈的數學環境——因為現實中有各種摩擦力。

還是上面那張表為例。例如加上這個情景:初期投入1萬元買股票。

首先,因為A股中只能買整百數量的股票,導致每次的權益無法被充分利用——這屬於現實中主觀導致複利無法執行的摩擦力。

還有,假設虧損交易都擺在前面的話,在迎來盈利交易之前,你的本金還剩下2100元。如果接下來那筆交易每股股價大於21元,因為只能買入整百股數,導致你無法進行這筆交易——這也屬於現實中客觀導致複利無法執行的摩擦力

另外,人是情感動物,如果上來就連續虧損,必然會導致心態變化。出門就連續摔跟頭,你可能會認為不吉利,乾脆別遠行了,扭頭回家躲起來算了——這屬於現實中主觀導致複利無法執行的摩擦力



為了讓複利儘可能接近純凈的數學環境,可以採取各種手段。不過這不是本篇要探討的內容,以後有機會再敘。